登 陆注 册论坛风格论坛帮助
框架模式
你的位置:中国数控论坛模具设计气辅注塑工艺的应用
每页9条 共1页 [ 1
   
气辅注塑工艺的应用
125 位读者, 0 张回帖


积分:404
等级:论坛小虾
帖数:35
注册:2010-1-13
IP   :保密
状态:离 线
发表时间:2010-1-13 16:59:54 信息 留言 编辑 引用
气辅注塑工艺的应用
气辅注塑工艺在实践中通常与注射量、注射速度及保压、气体压力及注气速度以及延迟时间等因素有关。

1.注射量

气辅注塑工艺是采用所谓的“短射”方法,即先在模腔内注入一定量的料(通常为70%~99%),然后再注入气体,实现全充满过程。熔胶的注射量与模具气道大小及模腔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气道截面越大,气体越易穿透,掏空率也就越高,适宜采用较大的“短射率”。但料量过多,则易发生熔料堆积,出现缩痕;料太少,则会导致吹穿。

这种气辅工艺中,保证气道与流料方向完全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才最有利于气体的穿透,气道的掏空率也能达到最大。因此在模具设计时应尽可能实现气道与流料方向的一致性。

2.注射速度及保压

实际生产中,在保证制品表面不出现缺陷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使用较高的注射速度,使熔料尽快充填模腔,这样熔料的温度保持性较好,有利于气体的穿透及充模。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在推动熔料充满模腔后仍保持有一定的压力,相当于传统注塑工艺中的保压阶段,因此一般情况下气辅注塑工艺可以省却用注塑机来保压的过程。但有些制品由于结构原因仍需使用一定的注塑保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可使用高的保压,因为保压过高会使气针封死,腔内气体不能回收,开模时极易产生吹爆现象。此外,保压高亦会使气体穿透受阻,加大注塑保压有可能使制品出现更大缩痕。
该帖子在 2010/1/13 16:59:54 编辑过
每页9条 共1页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