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1.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当数控工序与普通工序衔接时,应主要考虑到             、             和             等问题。  2.在加工过程中,             基准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3.走刀路线是指加工过程中,             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4.粗加工时,应选择             的背吃刀量、进给量,             的切削速度。  5.精加工时,应选择较             背吃刀量、进给量,较             的切削速度。  6.数控机床使用的刀具必须有             和             。  7.基准可分为             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8.对刀点可以设在             上,也可以设在夹具或机床上与零件定位基准有一定位置联系的某一位置上。  二、判断题  1.( )立铣刀的刀位点是刀具中心线与刀具底面的交点。 2.( )球头铣刀的刀位点是刀具中心线与球头球面交点。  3.( )由于数控机床的先进性,因此任何零件均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4.( )换刀点应设置在被加工零件的轮廓之外,并要求有一定的余量。  5.( )为保证工件轮廓表面粗糙度,最终轮廓应在一次走刀中连续加工出来。  6.( )刀具前角越大,切屑越不易流出、切削力也越大,但刀具的强度越高。  7.( )数控加工中,最好是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主标尺寸。  8.( )数控机床加工时选择刀具的切削角度与普通机床加工时是不同的。  9.( )切削用量包括进给量、背吃刀量和工件转速。  10.( )机床数控系统在控制刀具进行加工时,是按刀具的切削点的位置进行控制的。  三、选择题  1.在程序编制时,总是把工件看作             。            A、静止的; B、运动的。  2.车刀的刀位点是指             。             A、主切削刃上的选定点;B、刀尖。  3.精加工时,切削速度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             A、刀具耐用度; B、加工表面质量.  4.在安排工步时,应安排             工步。             A、简单的; B、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  5.在确定定位方案时,            应尽量将 。            A、工序分散 B、工序集中。  6.编排数控加工工序时,采用一次装夹工位上多工序集中加工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换刀时间; B、减少空运行时间; C、减少重复定位误差; D、简化加工程序  7.工件夹紧的三要素是             。                         A. 夹紧力的大小,夹具的稳定性,夹具的准确性            B. 夹紧力的大小,夹紧力的方向,夹紧力的作用点             C. 工件变形小,夹具稳定可靠,定位准确            D. 夹紧力要大,工件稳定,定位准确  8.下列叙述中,除             外,均适于在数控铣床上进行加工。             A. 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于控制尺寸的零件            B. 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C. 大批量生产的简单零件            D. 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  9.数控加工时刀具相对运动的起点为             。            A、换刀点 B、刀位点 C、对刀点 D、机床原点  10.下列刀具中,             的刀位点是刀头底面的中心。            A、车刀 B、镗刀 C、立铣刀 D、球头铣刀  四、简答题   1.简述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包括有哪些主要内容?  2.数控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是什么?  3.何谓对刀点?刀位点?换刀点?  4.数控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有哪些特点?  5.数控编程开始前,进行工艺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6.如何从经济观点出发来分析哪类零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合适?  7.确定对刀点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8.指出立铣刀、球头铣刀和钻头的刀位点。  9.确定走刀路线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10. 简要说明切削用量三要素选择的原则。  11.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时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的选择应考虑哪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