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将旅游业作为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进步的一个重要引擎,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文化与科技、商贸、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到2016年,天津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到2021年,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和中国北方旅游中心,为实现天津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做出贡献。
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近年来,天津旅游业以大手笔和魄力打造旅游强市,出现一个又一个亮点,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逐渐优化,素质明显提升,功能有效释放。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攀升。2011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00.44万人次,是2006年的2.3倍;旅游外汇收入17.56亿美元,是2006年的2.8倍;接待国内游客1.06亿人次,是2006年的2倍;国内旅游收入1384.65亿元,是2006年的2.3倍;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
二是加快了旅游载体建设,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建设了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极地海洋世界等30个旅游大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200亿元;“近代中国看天津”12个文化旅游板块陆续建成;新建了威斯汀大酒店、万丽天津宾馆等20个高星级酒店;各类博物馆近百家。
三是培育了旅游品牌,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全力打造了“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游、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山野名胜游等五大品牌。海河夜景游成为城市新亮点。
四是举办了旅游特色活动,客源市场逐步扩大。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举办了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妈祖文化旅游节、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活动等百余项大型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中外游客近千万人次观光旅游。
五是加大了产业融合,旅游要素不断完善。新建扩建的滨海国际机场、邮轮母港、京津城际高铁等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商业特色街、文化设施、设施农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成为重要旅游载体;实施了旅游特色村“百千万”(百个旅游特色村、千个乡村旅游经营户、旅游就业人员万人)和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工程;开发了“津城美景一日游”等旅游产品,增添双层观光巴士游天津美景等项目。
旅游业具有消费与生产双重特征,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天津将继续加大产业融合发展力度,突破一产、二产和三产的界限,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产业文化含量,服务和延伸旅游文化产业链。拓展产业融合渠道,统筹协调、科学融合,主动与国际金融、现代农业、新能源产业、信息咨询、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对接。大力推进旅游与宣传、文化、商业、体育、交通、农业、工业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融合,共同发展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康体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邮轮旅游等特色旅游,将部门联合和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探索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与新突破
天津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着力探索四个新突破:
(一)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旅游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功能日益与世界接轨、国际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逐渐融入全球旅游网络的过程,有条件的旅游城市走国际化之路是一种必然趋势。城市旅游国际化的指标体系包括七个方面内容:一是客源市场的国际化;二是旅游产品的国际化;三是旅游服务的国际化;四是旅游产业的国际化;五是旅游法律环境的国际化;六是交通和信息的现代化;七是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现代化。
刚刚落幕的2012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了86个国家与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是夏季达沃斯论坛规模最大、最具活力、参与最广的一届盛会,接待酒店家家爆满,直接带动城市旅游和酒店服务水平的提升。天津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目前已跻身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地区行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天津提高旅游国际化水平重点推进:第一,客源市场的国际化。进一步整合资源,实施多元化市场开发战略,找准国际客源增长的突破口,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宣传推介。落实《入境游入市游的奖励办法》,吸引和组织更多的邮轮、包机、专列等大型旅游团队到天津旅游观光。增加大型国际会展活动,如今年9月先后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大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十几项重大活动,扩大客源,繁荣市场。第二,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加快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标准和运营管理模式,同时敞开胸怀,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主体参与天津旅游的发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开办旅行社和其他旅游经营项目,拓展国际市场。第三,服务品质的精细化。进一步学习和引进国际化的旅游服务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坚持“一切为了游客”的服务宗旨,深入开展“品质旅游伴您行”活动,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大赛,培养和树立一批优质服务的先进集体和标兵,在全行业倡导微笑服务和个性化、精细化服务,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二)加快新的旅游载体及吸引物建设。依托天津的特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震撼力的旅游大项目。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加强中、高档星级酒店建设。坚持走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道路,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畅通工程”、“绿化工程”、“夜景工程”,彰显大气洋气、清新亮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风格,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吸引物,向世人展示“渤海明珠、魅力天津”的旅游新形象。
“邮轮是漂移在海洋上的黄金产业,游艇是漂浮在水道上的印钞机”,大力扶持发展邮轮、游艇高端旅游,尤其是要利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的优势,开通环渤海邮轮旅游航线,开发天津至环渤海其他港口城市间的邮轮旅游度假产品。整合提升工业旅游资源,利用天津百年工业和现代工业的基础和优势,打造富有特色的8个工业旅游产品,即:航空、船舶、汽车、电子、纺织、手表、酿酒、医药。按照工业旅游示范点标准,通过挖掘企业文化、开辟游客参观通道、增加旅游消费业态、发行工业旅游年票等措施,培育工业制造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项目。积极推动旅游纪念品研发、设计和销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景区个性化的旅游商品,规划建设兼具旅游集散和咨询功能的大型旅游纪念品综合商店。
(三)促进商贸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搞旅游没有文化的融合留不住人,要不断开发新的文化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产品、时尚旅游产品,让城市真正成为时尚之都。新建成纳客的“城市客厅”天津文化中心既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新成果,也是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天津市政府在此举办文化晚宴,受到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及中外客人的高度赞誉。天津旅游部门要设计推出新的旅游精品线并迅速推向市场。
注重丰富都市旅游夜生活。选择在热点文化、旅游、商贸聚集区培育晚间旅游消费市场。通过调整古文化街经营业态,充实餐饮、民俗表演、茶馆相声、风味食品等经营项目,将营业时间延长至夜间,把文化街观光游览与乘船游海河结合起来,形成互补产品;五大道、意式风情区、1902酒吧街、中心公园、莱茵小城等历史风貌街区,通过营造异国情调的夜生活氛围,增加广场、酒吧、街头演出和游客参与类项目,形成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征和多彩风格的晚间消费场所。
打造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演艺产品。结合文化院团体制改革,把文化演出向旅游要素渗透。通过整合演艺资源,推出与旅游景点、饭店、餐饮场所等相结合的互动式旅游演艺节目。利用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排具有地方民俗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
(四)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海港、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设施,加快地铁、轻轨建设,构建立体型综合交通体系,在机场、港口、火车站、商业集聚区和重点区县游客集聚和交通枢纽地区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建立覆盖全市区域的多语种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咨询服务系统。
重视加快智慧旅游建设。通过政策支持,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加强旅游管理、满足游客需求、丰富旅游体验为目标,启动“1369”工程,即完善一个智慧旅游综合数据中心、搭建3个数字平台、建设和完善6个门户、建设9个智能系统,形成一批引领作用强、示范意义大的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