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街在当年,可谓是大连商业第一街。(资料片)
百年历史的积淀曾让长达千米的天津街承担着三个之最:大连最早的商业街、大连市具有最高知名度的商业街、最能代表大连形象的窗口。在天津街上做了35年商场销售的由美娜说,天津街的商业曾在全国独树一帜。期待未来的天津街能像北京
王府井大街一样,成为气场十足的现代商业街。
全国纪录 老天百店庆一天卖了1617万元
在计划经济年代,各地商业标志性的“龙头”企业是百货大楼。那时的百货大楼,从针头线脑、服装鞋帽到烟酒糖茶,乃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无所不包,几乎是一座城市的物流中心。 1976年,由美娜走进了当时最繁华的“天津街百货商店”之后更名为老大连人熟知的“天百集团”。
1949年1月15日,天百成立,成为新中国的第一家国有大型商业企业。 1994年1月15日,天百推出了以“不满意就退换”为核心的“十五条龙”系列服务,轰动全国。后来,天百又取得店庆一天1617万元的营业额,创造了当时全国单体商场的销售纪录。 2001年,天百大楼实现利润2970万元,纳税1081万元,达到其发展的顶峰。
由美娜回忆,“不满意就退换”给了顾客“后悔权”,这在当时国内独开先例。同时,天津街也是国内首次提倡“化妆品试用”的。所以,1994年起,在全国商业零售普遍不景气的环境下,整个天津街的商业气氛持续旺盛。基本上来大连旅游的外地人,一定要逛逛天津街。不过,那时的天津街主要还是满足本地老百姓的需要。
绝活营业员 看手掌估出穿多大鞋
“谁能想到,天津街上一名普通的售货员,能拿到开国大典10周年请柬。 ”由美娜回忆,在老天津街最有名的售货员,当属一位叫程芙润的靴鞋部营业员。上世纪五十年代,百货商店数量少,顾客特别集中。尤其是牛皮鞋刚刚时兴的时候,买鞋的顾客常常将柜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于是,程芙润练就了“看手拿鞋”的硬功夫打量顾客的手掌大小,就能准确估出穿多大码鞋。不仅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还曾出席过“全国群英会”,受到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可惜由于身体原因,这位“绝活儿营业员”在47岁时就病退了。
天津街的另一位名人是天百大楼的“糕点王”李树春。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他多次为中国领导人和外国元首做过蛋糕。 1972年西哈努克亲王来大连观光。李树春和师傅一起,首创“蛋糕大花篮”。整整用了40天时间,做了一个一米多高、用茶花造型装饰的大花篮蛋糕。
错位发展 千米天津街期待成为大连王府井
2001年,天百所在的这条老街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造。新天津街改造完成后,由于人气上升慢,不少商家因经营压力大先后退出,这也使天百的命运面临凋落的危险。 2004年,与天百相邻的国泰、天伦被拍卖。有57年历史的天百大楼,于2006年7月19日宣布闭店。直至近两年完成改制,南北大楼全部姓“民”。
由美娜觉得,天津街上商业业态的变迁,其实也是一个在经营模式和管理服务上的适应过程。如今,天津街已经被定位为餐饮、娱乐、休闲一条街,不再形成“购物一条街”的概念,与青泥洼商圈实现互补、错位发展,也让市民能感受到不同的商业业态。
由美娜说,事实上,就是在天津街商圈内,商家业态也在不断调整。过去辉煌一时的天百南楼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如今已成为餐饮聚集区,而新天百北楼三楼,正酝酿建成大连最大的羊毛衫平价销售区。现在天百虽然加了个“新”字,却仍然打算锁定老天百的客户群体工薪族,中老年。“这样,一条天津街上,商业业态也可以非常丰富,实现错位经营。”由美娜说,天津街是一条记载着大连百年沧桑的商业老街,天津街的历史就是一部大连的历史。期待这条老街能再现当年风采,成为大连的王府井。
首席记者苏琳
天百的发展进程
1949年1月15日
天百成立,成为新中国的第一家国有大型商业企业。
1994年1月15日
天百推出了以“不满意就退换”为核心的“十五条龙”系列服务,轰动全国。后来,又取得店庆一天1617万元的营业额,创造了当时全国单体商场的销售纪录。
2001年
天百大楼实现利润2970万元,纳税1081万元,达到其发展的顶峰。
2001年
天百所在的老街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造。随后,因人气上升慢,不少商家退出。
2004年
与天百相邻的国泰、天伦被拍卖。
2006年7月19日
有57年历史的天百大楼宣布闭店。
近两年
天百完成改制,南北大楼全部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