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充满离别与感恩,也是迸发活力的创业季,除了寻找工作,不少毕业生也会走上创业之路。
同是毕业生的浙江财经大学营销专业的李辉,通过大学四年奋斗,如今创业已有所成。他最初在学校边开一个小店,然后扩展到杭州、上海两地四家门店。之后又转战电商做皮草,一年来销量达2000多件,营业额达400多万元。
线下体验线上购买
服装店月盈三万元
初见李辉,是在学校图书馆。他穿着格子衬衫,瘦削的身材,高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很书卷气,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老板。
李辉的创业之路起步较早,大一入学不久,他就和外校的两个老同学合伙开了一家博派正装店,主要销售学生面试时所需的西装、衬衫。“商场里一套正装动辄上千元,我们店里两百多块就可以买了,性价比高,所以很受学生欢迎。”李辉说。
小店采用“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方法,通过实体店试穿样件,满意后网上下单。小店没有货存,直接从厂家发货给购买者,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经营风险。
随着经营规模扩大,李辉从校外一家小店,扩展到财经大学、华元大世界、浙大玉泉、上海松江城四地的四家店面。
据发放的问卷调查统计,李辉经营的博派正装销售在整个下沙的市场占有率为80%以上,最多的一天卖了三百多套,每月净利润三到五万元。
“我们店的销售额是下沙最高的,很多同学专程到店里买服装,可以说小有名气。当时我有个理想,做一个专属大学生的服装品牌,甚至还规划用几年时间争取上市。但我渐渐发现,一个商人,除了挣钱,还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要有内心的追求。”李辉说。
转战B2B
年营业额达400万元
2012年4月,念大三的李辉,因为母亲的一席话,开始单打独斗,走上一条新的创业路。
“因为读市场营销专业,又对电子商务感兴趣,母亲问我是不是可以在原有创业经验的基础上做皮草生意。”大三暑假,李辉到海宁一家皮草厂家挑选了一个皮草大衣样式,并在网上力推,短短二十天,销售额达500件。这个成绩相当于当年一个网店的年销售量。
偶然的尝试,让他尝到甜果,从此一发不可收。李辉到老家海宁,开了“五十而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人人都说三十而立,我觉得人生不需要过得太匆忙,要放缓脚步,慢慢来。”对于公司名称,李辉是这样解释的。
与之前博派正装零售不同,五十而立主要做“B2B” (即商家对商家的电子商务),仅一年时间,销售量达2000多件,营业额4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