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韩国殿堂级导演奉俊昊的新片《雪国列车》在内地公映。这部目前韩国投资最大,阵容最国际化,同时也是制作精良的电影,一直被业内寄予厚望,希望也打破韩国电影在内地的票房纪录。之前的票房记录,是汤唯主演的《晚秋》创造的6700万。
在内地影市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好一点的华语片如果不卖个三四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而引进的大部分欧美商业片,也是吃香喝辣,一般也能捞个一两亿,不少好莱坞片,更会把某些华语片吓得胆儿颤。与之鲜明对比的是,过去十年(2004—2014),国内引进的约21部韩国电影中,票房最高的爱情文艺片《晚秋》成绩只有6700万,这还是汤唯主演的,最低的只有50万。其他不乏大明星大场面的电影,都在二千万上下浮动。
韩国电影内地遇冷,《雪国列车》能例外吗?它们为何在国内表现不佳?发行商们在引进片选择上又是如何考虑的?搜狐娱乐采访韩国电影公司、内地发行商、院线负责人等多方人士,深度探讨这个话题。我们发现,从韩国片商本身不支持同步上映,到敏感的审查制度,以及欧美批片的强势,韩国明星票房号召力弱,都是造成韩国电影在华遇冷数十年的重要原因。
Part1《雪国列车》紧急定档背后
A上映前一周紧急定档
《雪国列车》由韩国希杰电影公司投资出品,耗资约4000万美元(2.4亿人民币),主演是“美国队长”克里斯•埃里斯、“独立片女王”蒂尔达•斯文顿,以及韩国人见人爱地位相当于内地“葛优”的宋康昊。
希杰内部员工介绍,《雪国列车》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决心要在中国上映,因为这么大的投资,必须依靠中国、美国这样的电影市场才能盈得更多利润。在去年8月1日韩国本土公映后,片方也开始向内地电影局报审,期待早点在内地上映。在去年11月份,网络上也有消息称《雪国列车》已经拿到分账片配额,有望年底上映。
事实上,片方是在3月9日,也就是放映前一周才公布档期。
B片方谈缘由:涉及电影局,有些敏感
对于为何选择这样一个偏冷的档期,而且是临时宣布,希杰方面以“关系到电影局,比较敏感”为由不愿回答。对方表示,“我们也很想跟美国电影那样能够在中国同步上映,但是目前韩国影片在中国还是有限制,需要时间……” 据了解,因为部分情节暴力血腥,影片在审查上被要求删减,最后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版本删减剪了1分钟。
不过,片方也表示,不能同步上映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电影局的审查,片方在上映计划的全球布局中,考虑的就是先在韩国上映,然后在法国、日本、中国、美国等一个个轮番上映。希杰方面同时澄清,《雪国列车》是一部批片,并不是分账片。
C知情人解读:
批片拿上映指标得排队 全靠中影华夏安排了
据了解,一部批片从购得版权到最终国内上映,需要拿指标,审查,译制等多个复杂流程,所以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慢的需要半年,快的也要三个月左右才能上映。而批片引进规则的诸多关卡,最主要的是上映指标和内容审查。
一位熟悉批片流程的知情人表示,由于每年的批片指标是有限的,一般来说,每年批片指标是30个。自打批片之王《敢死队》系列赚钱赚得手软后,不少一线民营电影公司也开始试水批片市场,指标供不应求。而国内只有中影和华夏两家公司有进口片发行权,这时候就是拼人脉和经验的时候。人脉或者关系不足,可能指标就不太容易拿到,今年买的片子,你得排到明年才能上映。更何况电影局倡导批片选择要“百花齐放”,要“多国别,多题材”,所以从政策方面,某些国别影片的指标不太容易拿到。
“可以说,《雪国列车》的上映档期,实际上中影华夏他们安排的。片商有时候也没办法。”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解读道。
Part2那些年引进内地的韩国批片
A:过去十年引进韩片约21部,成绩大多在两千万上下浮动
尽管《雪国列车》定在3月17日这样一个冷淡的档期上映,但由于这是近些年进入内地的最大牌韩国电影,不少业内人士期待它能票房爆发,打破《晚秋》所创造的的6700万韩国批片成绩。
What!6700万!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近年来回报率最高的批片《敢死队》票房狂收2.2亿,而最“土豪”的批片《钢铁侠》也拿到7.5亿票房……跟其他国家的批片票房纪录相比,韩国电影在内地表现太“寒碜”了。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与实际数据略有出入,中韩合拍片不在计算范围内)
上映日期 上映影片 票房(人民币) 卖点 备注
2004年6月5日 《野蛮师姐》 800万 全智贤,喜剧 部分镜头被指贬低华人形象被删
2005年11月11日 《外出》 750万 裴勇俊 所有三级镜头被删
2006年4月7日 《无影剑》 230万 古装动作片
2006年4月30日 《雏菊》 1300万 全智贤
2007年3月6日 《汉江怪物》 1500万 奉俊昊 暴力血腥镜头删了3分钟
2007年9月28日 《丑女大翻身》 1600万 喜剧
2008年5月13日 《龙之战》 3100万 科幻,特效
2009年7月28日 《我的机器人女友》 200万 郭在容,爱情
2009年8月25日 《海云台》 1670万 灾难,特效 怕中国观众看不懂韩式幽默删了20分钟
2009年10月9日 《非常主播》 1400万 车太贤,喜剧
2010年3月5日 《特工强档》 2050万 喜剧
2011年9月16日 《孤胆特工》 1200万 元斌,动作 部分血腥暴力镜头被删
2011年9月30日 《鸡妈鸭仔》 470万 动画片
2011年11月29日 《开心家族》 350万 喜剧,车太贤
2011年12月6日 《深海之战》 2200万 动作,冒险
2012年1月20日 《爱情真可怕》 50万 爱情
2012年3月23日 《晚秋》 6700万 汤唯
2012年12月6日 《铁线虫入侵》 800万 惊悚,灾难
2013年1月15日 《夺宝联盟》 2200万 全智贤,喜剧 被删16分钟,任达华部分镜头被删,安了个光明尾巴
2013年12月19日 《狼少年》 500万 爱情
2014年3月17日 《雪国列车》 未知 灾难,动作 暴力血腥镜头被删1分钟
搜狐娱乐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到现在十年,引进内地的韩国电影约21部。这些影片中,喜剧片6部,爱情片6部,主打动作和特效的影片8部,动画片1部。几乎所有的影片不乏大卡司,且都位列当年本土票房榜前十位。
而在票房上,最高的是汤唯主演的爱情文艺片,票房6700万。其次是2008年上映的特效大片《龙之战》3100万,有6部影片在500万票房一下,最低的是《爱情真可怕》,只有50万。剩下的影片,票房在800万—2200万之间浮动。
B:《雪国》表现怎么样?排片有优势,首日800万
韩国电影内地多遇冷,《雪国列车》会例外吗?
在这部影片上映前,一位院线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雪国》是这些年最大牌的韩国片了,奉俊昊本身卖点也还行,成绩应该会不错,但不太可能大爆发。因为新一轮影片比如《家园防线等》上映表现不如影院预期,大家会给《雪国》一定的表现机会,多排排片。不过欧美批片毕竟竞争力强一些,《雪国》想要长线热映,得看口碑如何。”
那么《雪国列车》表现如何呢?昨日,《雪国》上映首日,排片21.5%,排片第二,成绩800万,排片30%的《极品飞车》成绩约2000万。今日,《雪国》排片上升至23%,看起来院线方对《雪国》的票房抱有信心。有人士表示,“《雪国列车》将轻松打破之前全部韩国片的在华纪录,能否成为第一部过亿的韩国电影,很是值得期待。”
Part3解读:韩国电影为何在中国遇冷?
在搜狐娱乐的采访中,不管是版权采购商还是院线人士,对韩国电影为何表现差都有各自的见解。在他们看来,韩国片商出于盗版的忧虑不敢同步引进,内地引进和审查的规则过于麻烦,欧美批片的强势,韩国电影明星没有号召力等种种原因,都是韩国电影表现不给力的原因。
A:韩国电影很难同步上映,盗版严重观众流失
一位专门从事国外电影版权购销的业内人士表示,引进韩国片无法做到同步上映,是内地片商不愿发行韩国片的主要原因。之所以无法同步上映,是因为韩国片商出于“盗版”顾虑,一般只在本土上映之后才会提供送审全片给内地片商,而引进流程复杂至少需要几个月。
“如果你买了版权,韩国片方不会提前给你送审全片,因为担心内地出现盗版。等片子在韩国本土上映之后才把送审全片给到中国。我们这时候才能做引进审查的手续,就耽误了好几个月。”这位知情人士还表示,“其实韩国的盗版也很厉害,自己本土上映后,海外盗版也满天飞了,对我们来说,本来上映时间就晚了,网上又有了盗版,潜在观众都在网上看了。所以对于引进韩片就更加谨慎。”
这位业内人士强调,“能够同步上映是批片考虑最大的因素。因为想要票房好,最好是同步,或者准同步,这方面欧美引进片要好一些。”
B:部分题材敏感或过于暴力血腥,内地审查严格
另一个让内地片商头疼的是内地审查。一位发行商透露,韩国电影题材广泛,从朝鲜韩国关系,到性侵犯、腐败等社会问题都有涉及,而对内地来说,这样的话题比较敏感,审查肯定不会过。希杰内部员工也透露,韩国每年都有不少优秀的犯罪片,也很有商业号召力,像《新世界》这样涉及卧底警察叛变,《柏林》涉及朝鲜话题的电影,肯定也不能引进内地。
而如果电影中部分镜头过于血腥暴力或者色情,就得删掉镜头,像奉俊昊的两部电影都有删减,当年裴勇俊的《外出》也删了所有的三级镜头。
另一方面,某些韩国片中可能也有些镜头对中国宣扬不利,一位片商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就想引进《夺宝联盟》的,它的阵容强,题材也很讨巧,但是因为有任达华和澳门赌场方面戏份,我们就比较谨慎。你看最后这部电影确实有人买了,在内地上映了,但因为要修改耽误了档期,最后票房也没有到预期。”
C:和欧美批片相比,韩国电影内地观众群不够广泛
在UME影城负责人看来,韩国电影的竞争力比不上欧美批片,在世界范围内,韩国片也不够强势,“韩国电影竞争力不强,也是因为由于其市场容量限制,擅长拍摄中低成本的犯罪警匪片或者爱情轻喜剧。每部韩国电影在内地上映都会宣传自己在韩国本土特别卖座。其实,一个普通观众去影院,如果有欧美特效大片和韩片两个选择,选择前者比较多。而且,我认为,内地观众对韩剧的接受度更高,看韩国电影基本上也是在网上看。”
韩国希杰电影公司一位员工也承认,内地观众更喜欢以网络下载方式看韩国电影。另一方面由于韩片上映时间比较晚,如果网上有视频了,去影院看的观众更少了。
谈到《雪国列车》的商业卖点,影院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觉得如果《雪国列车》把自己宣传是美国电影或者美韩合拍片,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强一些。当然了,奉俊昊也是很强的导演,也有会冲着他去影院的比较喜欢人文角度的观众,但是大部分人更喜欢看那种商业性的灾难性的电影。”
D:政策角度,电影局倡导百花齐放
政策角度也是内地片商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某知名民营电影公司的版权购销负责人这样解释电影局政策,“选片的时候要考虑国别的问题,你选了这个国家的电影不一定拿到当年指标。因为电影局规定要百花齐放,什么国家的片子都要有。有的公司可能比较专注韩国片,我们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专注欧美国家商业化的片子比较多。”
那韩国电影拿到上映指标容易吗?曾经有媒体统计2012和2013两年批片数据:2012年上映的41部批片中,美国片大约只有4部,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占去37部,其中韩国电影3部;2013年的25部批片中,美国片占13部,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影片只有12部,其中韩国电影2部。
E:美国片打酱油的李秉宪号召力比全智贤强
对于内地观众而言,哪些韩国电影明星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这个问题,院线、发行商的答案都不一样,不过他们都提到,“可以趁李敏镐和金秀贤现在还那么火爆,赶紧找他们拍电影……”
某发行商认为,全智贤的每部韩国引进片成绩都算不错,当年的《雏菊》和《汉江怪物》,让内地观众对郑雨盛和宋康昊都还算比较熟悉,不过,他们如果要买韩国电影,考虑较多的也是题材因素,“《丑女大翻身》没什么明星,成绩也很不错啊。”
UME影城负责人认为,韩国并没有什么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在好莱坞电影中频频打酱油的过气李秉宪,可能比当红女神全智贤的号召力还要强,“李秉宪毕竟拍过不少卖座的好莱坞动作片,国内观众会觉得脸熟,比较认他。我知道有很多韩国明星是很有演技的,但是相貌并不出众。观众们还是视觉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