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31日讯 昨天上午,市妇幼保健院口腔保健科数名医生来到市区2所幼儿园,进行儿童氟化泡沫防龋工作。记者获悉,该科开展的关爱儿童牙齿健康活动从3月份开始,持续到6月15日,将对市区40所幼儿园的15000名幼儿的牙齿进行检查,从目前的检查结果看,幼儿龋齿情况十分严重。
现状
3-6岁幼儿
龋齿程度逐年猛增
截至目前,市妇幼保健院口腔保健科的医生们已经走访了我市30多所幼儿园,对1万多名3岁至6岁的幼儿进行了龋齿筛查。检查发现,在全市1万多名幼儿中,3岁孩子的龋齿度是28.79%,4岁孩子的龋齿度是40.59%,5岁孩子的龋齿度是48.28%,6岁孩子的龋齿度则达到了56.46%。市妇幼保健院口腔保健科副主任罗勇军介绍说,从数据来看,上幼儿园的孩子患龋齿的可能性是逐年递增,且幅度很大。
罗勇军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患上龋齿的可能性十分明显。6岁上大班的孩子每100人当中就有约56个孩子患上龋齿,情况可谓十分严重。罗医生认为,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牙齿出现问题,主要是父母、幼儿园老师和牙医的责任,而最关键的是父母没有对孩子保护牙齿做好教育。
案例
1岁宝宝才长3颗牙,2颗是黑的
家住湾头的徐女士,日前带着1岁的儿子豆豆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口腔保健科就诊,医生对豆豆的牙齿进行了一番检查,发现他居然患上了龋齿。
豆豆的妈妈徐女士告诉记者,他们生活在郊区,婆家的人没有刷牙的习惯,她每天睡觉前要给孩子刷牙都被婆家人制止。徐女士有些心疼地告诉记者,孩子从6个月长出第一颗牙到现在,都没刷过牙,最近这段时间,豆豆每天都忍不住摸牙齿,夜里还会疼得哭起来。徐女士表示,孩子虽然不会讲话,但是感觉到牙齿很疼。
在进行了一番检查后,罗医生发现孩子仅长出了3颗乳牙,而其中2颗都出现了小黑洞,明显有了龋齿的现象。他提醒孩子的妈妈,由于孩子年纪小,现在只能先观察,家长带孩子回家后,要特别注意孩子吃东西和养成刷牙的习惯,尽量少吃甜食,而且吃完东西后一定要刷牙。
据悉,小孩患龋齿后反应一般是感觉到牙齿酸疼,在接触冷水和热水的时候,容易导致牙神经疼痛,同时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出现牙疼。罗医生告诉记者,类似豆豆这么小的孩子,现在患上龋齿的情况真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分析
吃甜食、不刷牙、饮食精细易致龋齿
谈到孩子患上龋齿的原因,罗医生告诉记者,原因主要有3种,第一大原因是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有些孩子甚至不刷牙。罗医生介绍说,孩子长出第一颗牙,就可以开始给他刷牙了,在这段时期每天晚上睡前“擦”1次牙就可以了,每次1-2分钟。
除了不及时刷牙外,刷牙时的不良习惯也会导致龋齿。罗医生告诉记者,很多孩子习惯早晨起床后刷牙,而吃完早饭不刷牙,吃完午饭也是如此。他提醒广大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刷牙习惯,吃完东西后都要刷牙,这样才能及时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
很多小孩喜欢吃甜食,残渣附着在牙齿上,会产生大量细菌,细菌再腐蚀牙齿,从而导致龋齿出现。另外,给孩子喝饮料、吃饼干等这些精细的食物,也容易导致龋齿。因为精细食物中营养不均衡,这些食物无法对牙齿形成保护作用。
建议
幼儿最好每3个月看一次牙医
谈到龋齿的危害,罗医生告诉记者,牙齿疼起来小孩很难忍受,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小孩出现了蛀牙,食物很难嚼烂,会导致营养不良,这样会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发育造成危害。记者获悉,龋齿甚至能导致孩子出现心脏方面的问题以及肾炎,因为牙齿根尖发炎会诱发身体其他部位的问题。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牙齿问题不是很重视,直到孩子喊牙疼的时候,才会带孩子去医院治疗。罗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会延误孩子的病情。他建议广大家长,孩子一旦长出乳牙后,最好每隔3个月就带孩子来看牙医,这样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他建议广大家长,控制好孩子摄入糖的数量,吃糖后及时漱口或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有效防止糖分对孩子牙齿的伤害。同时,家长们最好少让孩子吃过于精细的食物,注重孩子的营养均衡,及时补充维生素,这样能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他还表示,正确的刷牙方法也很关键,刷牙的时候一定要竖着转动刷牙;孩子每次吃完东西后,家长要监督他及时刷牙,这样才能保证牙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