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追赶期,主要是以大规模资本和资源投入“铺底经济存量”。那时的经济增长,基本是各个企业增加值的总和。进入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经济增长则是高效产业和企业的产生和扩张,抵消低效产业和企业的萎缩与关闭后的增量。竞争是效率的源泉。尽管竞争可能造成重复投资和企业倒闭,看似浪费,但竞争会激励高效率企业的成长,落后企业退出。正是持续的吐故纳新才能保障经济效率不断提升。
例如,苹果智能终端的出现,顿时使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从皇冠上坠落,但却引发了一场影响未来的移动互联的信息革命。因此,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就是鼓励既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兴企业的进入及扩张,同时加快曾经辉煌但已落后企业的退出,使高效生产力不断取代低效生产力、高效企业取代低效企业、高效率的就业岗位取代低利率的岗位,目的是使低效和失去竞争力企业占有的有效资源,包括人力、土地、存量资产等流向高效率的部门,确保全社会资源的平均效率始终处于上升之中。
当前,我国相当多的产业产能超常规过剩,明显进入了边际效益递减的阶段,倒逼结构升级的力量已经十分强劲。克服萧条、重振景气有三个途径,一是在环保、产品品质等领域制定水平越来越高的强制性标准,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二是在竞争中实现结构重组,其中被并购是投资者退出的重要途径,而破产将使生产要素活力再生;三是以成功的创新创造产业和企业的新生。
结构调整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流动。目前困扰我们的是不仅竞争失败的企业死的很难,而且包括企业投资、人员、存量资产等要素的流动、特别是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流动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使政府多年倡导的结构调整收效很低。
现阶段中国模具产业的比较优势
“种种情况表明,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现在,我们已经占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新的比较优势正在显现,并展现出良好前景。其中最主要的,一是模具生产要素结构升级,创新要素日益充裕,特别是教育程度提高、模具职业培训逐渐普及,模具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扩大,知识型人力资源优势开始显现;二是模具企业组织和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模具企业家队伍逐渐成熟;三是模具技术和模具产业配套能力大大增强,创新的成功率提高;四是模具市场需求旺盛、需求层次提高,多样化市场格局逐渐形成。”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我国模具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由低成本一般制造,转化为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复杂制造的“双低优势”。其中,“智力密集程度”一般发展中国家做不到、“技能劳动密集程度”发达国家做不起的领域,是我国模具产业放手施展的广阔空间,是中国模具产业和模具企业挤入全球领先地位的亮点。这是分析国内外因素可以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它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将对模具产业和模具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天汽模、东风模冲、模架天下、祥鑫科技等企业,正是利用中国廉价、聪明、勤奋的工程师创造的研发优势奠定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地位。而富士康、步步高、比亚迪等则在智力与劳动“双密集”的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正是看中了中国廉价知识型人力资源优势。目前,“大学毕业就业难”,意味着我们有庞大的知识型人力资源后备。
比较优势的变化,即对既有增长方式形成了压力,也为经济转型、实现模具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
我国已经进入创新活动的活跃期
进入新世纪,国家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逐步落实,政府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各地模具园区较快发展,针对模具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逐步跟进,使模具技术创新活动日益活跃。模架天下金融报告指出,中国2010年起研发投入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2012年突破一万亿,占GDP的1.98%;十一五期间发明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长31%,万名研发人员发明专利授权数由152件上升到312件;模具专家和工程师的培养、供应能力,正成为中国模具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优势;模具研发人员素质提高是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因”。
近十年来,科技人员自主创业、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形成气候;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创新成功率较快上升。创业板的开启极大地促进了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的设立和发展。中关村管委会和深圳市的数据显示,两地符合创业版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均超过1000家。罗百辉的判断是我国创新型中小模具企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井喷阶段”。